为什么列宁的尸体被公开展示?

Harold Jones 18-10-2023
Harold Jones
弗拉基米尔-列宁在他的陵墓中(图片来源:Oleg Lastochkin/RIA Novosti/CC)。

今天的莫斯科红场是俄罗斯社会和权力的支柱。 一边是克里姆林宫的高墙,它曾经是苏联和现在俄罗斯政府的所在地。 前面是圣巴西尔大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象征。

在克里姆林宫的城墙旁边,坐落着一座大理石的金字塔式建筑,里面不是政府部门或礼拜场所,而是一个玻璃石棺,里面放着1917年俄国革命领袖和苏联创始人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防腐尸体。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座陵墓是数百万人的准宗教朝圣地。 但是,为什么列宁的尸体会被保存下来供公众参观?

权力垄断

在1918年8月列宁被企图谋杀之前,他已经是布尔什维克党事实上的思想和政治领袖。 然而,正是这次与死亡的亲密接触,使他真正成为革命和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RSFSS)无可争议的领袖人物。

列宁的危险时刻被布尔什维克用来将他们的支持者团结在一个单一的领导人周围,他的特质和人越来越多地开始被描述,并使用准宗教的修辞来写。

弗拉基米尔-列宁发表演讲,激励部队在苏波战争中作战。 列夫-加米涅夫和列昂-托洛茨基从台阶上望去。 1920年5月5日,斯维尔德洛夫广场(来源:公共领域)。

到1922年俄国内战结束时,列宁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也是苏维埃社会共和国联盟(苏联)的创始人。

列宁的形象和性格成为苏维埃共和国和全世界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统一象征。 他垄断了党的象征性权威,以及对政府众多部门的实际控制。

这种安排给新生的苏联带来了潜在的致命的结构性陷阱。 正如尼娜-图马金所指出的,列宁 "无法将自己与他的创造物--党和政府分开,因此他无法保护自己在死亡时成为孤儿。"如果列宁死亡,党就有可能完全丧失他投射到国家的权威和合法性。

See_also: 一些主要历史人物背后的8匹著名的马

就像 "纸牌屋 "一样,该党不仅面临着内部权力真空,而且在一个脆弱的内战后的国家可能会失去稳定。

随着列宁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这是一个党必须迅速处理的现实。 1922年5月,列宁第一次中风,12月第二次中风,1923年3月第三次中风后,他就失去了能力。 他们的领袖即将死亡,给党留下了重大危机。

如果布尔什维克能够成功地实施一种制度,使列宁成为宗教崇拜的焦点,无论他是丧失能力还是死亡,该党就能够将其合法统治的要求集中在他的形象上。

对列宁形象的崇拜将统一国家,激发对政府的忠诚情绪,在政治和象征性领导的潜在危机中提供稳定。

保存的计划

由于担心党的宣传不够深入,在1923年10月的一次秘密政治局会议上,党的领导层敲定了确保这一问题得到更持久解决的计划。

在列宁去世时,将建立一个临时的木制结构来安置列宁的防腐尸体。 这个陵墓将矗立在克里姆林宫旁边,以确保列宁的权威和影响力与政府实际挂钩。

这个计划利用了前苏联社会盛行的俄罗斯东正教传统,认为圣人的身体是不腐的,死后不会腐烂。 在东正教圣人的圣像和神龛的位置上,列宁的 "不朽 "身体将成为列宁主义信徒朝拜的新场所,也是党的准宗教力量的来源。

See_also: 为什么英国在14世纪受到如此多的入侵?

1925年3月,木制版的列宁陵墓(图片来源:Bundesarchiv/CC)。

列宁之死

1924年1月21日,列宁可能的死亡成为现实,布尔什维克的宣传机器被充分调动起来。 正如图马金所描述的那样,在列宁去世后的几天内,邪教组织的机器 "进入了疯狂的活动状态,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着对他的崇拜的外衣。

在列宁去世后的六天内,计划中的木制陵墓被竖立起来。 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里,将有超过十万人参观。

列宁记忆不朽委员会 "负责确保列宁的尸体保持完美状态的艰巨任务。 委员会不断努力阻止腐烂,向尸体注入大量的溶液和化学品,以确保这个党的权力和权威的标志继续反映系统的健康和强大。

到1929年,防腐工艺的改进使党能够确保更长期地停止腐烂。 临时的木制结构被今天矗立在红场的大理石和花岗岩陵墓所取代。

克里姆林宫和列宁陵墓的夜景,在红场(来源:Andrew Shiva/CC)。

陵墓的建造和列宁遗体的保存将被证明是党的长期成功。 对于到陵墓朝拜的农民或工人来说,看到他们不朽的领袖,证实了他作为无所不在的革命人物的神话地位。

列宁的 "精神 "体现在崇拜中,继续被用来指导人民实现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 党通过列宁的精神和崇拜为自己的行动辩护,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成为彻头彻尾的领袖。 决策将以 "列宁的名义 "宣布,追随者会念叨:"列宁活着,列宁活着,列宁将活着。

就像一神教的耶路撒冷一样,陵墓成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精神中心,是任何忠诚的共产党人和爱国者都必须去朝拜的地方。 列宁成为一个具有如此力量的偶像,他的形象一直被用作苏联和党的永恒象征,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格拉斯诺斯特的引入和苏联的最终解体。

每年仍有大约250万人参观陵墓。 列宁的持续影响,通过他的视觉形象和陵墓的宣传,是不可否认的。

Harold Jones

Harold Jones is an experienced writer and historian, with a passion for exploring the rich stories that have shaped our world. With over a decade of experience in journalism, he has a keen eye for detail and a real talent for bringing the past to life. Having traveled extensively and worked with leading museums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s, Harold is dedicated to unearthing the most fascinating stories from history and sharing them with the world. Through his work, he hopes to inspire a love of learning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and events that have shaped our world. When he's not busy researching and writing, Harold enjoys hiking, playing guitar, and spending time with his family.